English

专家型的法官队伍

1998-11-2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希全 我有话说

在海淀法院,记者看到这样一幅景象:夜幕早已降临,但许多办公室里依然灯火通明。推门进去,法官们在静静地读书、认真地做笔记——

在海淀法院,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字:全院331名干警中,大专学历有135人,本科116人,硕士、博士学历16人——

“爱读书、爱钻研,在我们法院里早已形成了风气。”海淀法院代院长朱江告诉记者:“我们受理的案件常常涉及到高新科技,一个法官如果科技文化水平不高,肯定办不好案子。”

在海淀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云集,高新企业林立,这里知识密集,人才荟萃,全区人口中,每4人中就有一名大学生。来法院打官司的人当中,有许多是专家教授、名人学者。朱江说:“他们对我们的要求绝不仅限于一张笑脸、两袖清风,对我们的业务也相当挑剔。”

有一次,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盗窃案。几天后,法院收到一封来信。信中对法官在庭审中的表现一一进行了“评判”,署名是:“参加旁听的16名刑法学硕士研究生”。

在“科技高地”上当一名合格法官,并且办好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为此,海淀法院响亮提出:“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支专家型的法官队伍”。他们的具体措施,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学历上提,实践中学,案子上练,文章上钻。”

“学历上提”就是积极倡导学历教育,鼓励干警们专科升本科,本科升研究生,上学费用由院里报销。法院党组成员以身作则,6名院长尽管工作繁忙,但都挤出时间,学习研究生课程,现已全部拿到了毕业证书。庭长们也不示弱,紧紧跟上,全部达到大专学历并有4人参加过高级法官培训,有10人正在攻读研究生课程,还有相当一部分正在研读本科课程。在领导们的带领下,海淀法院学习风气十分浓厚,50多岁的老同志也积极参加学习,就连法警、司机也争着提高学历,学习计算机。

“实践中学”,就是鼓励法官在丰富的审判实践中加强法律知识和科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法院结合审判实践,组织审判人员交流业务经验和体会,并将“庭内交流”制度化。民一庭实行“专家”审判,审判人员分别承担房地产、消费者权益、劳动争议等案件的审判任务。为使大家全面提高专业水平,避免出现“瘸腿儿法官”,庭里坚持每月进行一次专题理论研讨。题目分配到人,讲的人认真准备,听的人虚心请教,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另外,海淀法院还利用“科技高地”的优势,把高新科技专家和上级法院的行家请进来。除邀请他们讲解、辅导科技知识和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外,各庭还根据审判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邀请他们座谈、讲课。经济一庭在审理一起股份制改造的案子时,对有的问题感到很难判断。于是他们请来了参与制定《公司法》的专家座谈,搞清了其中的难点,并使案件得以公正处理,各方反应良好。

法院还鼓励法官们走出去,与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研讨交流。知识产权庭就与北大知识产权学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通过一系列的研讨活动,法官们进一步开阔了思路。

法院还创造条件,让法官们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研讨交流。知识产权庭庭长张嘉林曾赴美国参加一个有关专利法和商标法的研讨会。会上,他发现一位美国律师讲解有误,便诚恳地指出了错误。几次下来,这位自信的美国律师谨慎了,主动征询张嘉林的意见。对一些法律问题,张嘉林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年轻的中国法官以深厚的法律功底,赢得了美国人的好感,他们不仅认真倾听他的意见,会后还主动与他交谈并送给他很多资料。张嘉林告诉记者:“参加研讨,我从中也学到了许多。”

“案子上练”就是激励法官在办案中增长才干。每审理一个案件,对法官来说都是一次考验和提高。经一庭实行重大案件庭后评议总结,评议时大家畅所欲言,书记员也能对审判员、庭长“论长道短”,民主气氛极浓。1997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北京电视台主办了法制宣传专栏《庭审纪实》,将法院庭审情况播出,直接与广大观众见面。海淀法院把这一栏目当作练兵的好舞台。青年法官杨柏勇审理的著名画家刘继卣遗孀及女儿诉山东景阳岗酒厂侵犯著作权案,在《庭审纪实》播出后,广受赞誉。法官的儒雅风度,明晰的思路和对庭审有条不紊的把握,不仅使普通观众折服,也使市委、市政法委领导赞叹不已。

海淀法院原院长、现任北京市高级法院副院长李克对记者说:“岗位练兵激发了法官们钻研业务的兴趣。在海淀法院,庭长们感到为难的不是大案、难案分不下去,而是分不均。只要有了疑难案件,大家都争着办。”

“文章上钻”就是倡导调研之风,不断总结和提高。李克做出了表率,带头写文章,近年来发表调研文章近10篇,其中有4篇获得了市级以上学术论文奖。几位副院长也都有获奖的论文和学术著作。

为给干警们提供学习、交流、研讨的阵地,海淀法院办起了《海淀法院报》、《共产党员》、《海淀审判理论与实践》等内部报刊。通过深入钻研,通过写文章不断总结,干警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大大提高。近年来,海淀法院的干警们撰写了480篇调研文章,其中在各种报刊上发表130篇,获得市级以上学术论文奖或调研成果奖的有60余篇;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稿件2600余篇,其中中央级报刊600余篇。人民法院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出版的海淀干警独立或与人合作撰写的理论专著,就有20多部。

走专家型之路,使海淀法院涌现出许多业务精通的办案能手,办案效率大大提高。几年来海淀法院收案数连年增加,已连续两年结案突破1.5万件。

走专家型之路,使海淀法院办案质量、执法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一些新型案、疑难案涉及到法律暂时还未作明确规定的问题,这些案件也能办得令人啧啧称赞。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庞正中感慨地说:“一家普通基层法院,能审出这么多出彩儿的案子,实在令人敬佩。”

团结一致,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争优创先,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专家型法官队伍,把海淀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不断向前推进,走向辉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